预防接种

布鲁菌病,你知道多少?

2023-06-21 15:05
分享到:



                                 布鲁菌病,你知道多少?

                      丹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郑宪松


布鲁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变态反应性疾病是急性传染病,也是职业病是一种细胞内寄生的病原菌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其为乙类,包括人间畜间。

一、分布

2005年全国布病监测点启动以来,我国疫区范围在逐年扩大,疫情呈上升趋势。

二、病原学

布鲁菌属生长缓慢,生长所需温度为2040℃,最适温度为37℃。布鲁菌能生存很长时间,对低温和干燥有较强的抵抗力,对湿热、紫外线和各种射线以及常用消毒剂、抗生素、化学药物比较敏感。

三、临床表现

(一)潜伏期潜伏期一般为1-3周,平均2周,最短仅3天,最长可达1年。

(二)主要症状。一是发热:最常见,多在午后或晚上开始,有典型的波状热热型常伴寒战等。高热时神志清醒,痛苦也较少,但体温下降时自觉症状恶化,这种高热与病况相矛盾的现象为布病所特有。二是多汗:出汗相当严重,常可湿透衣裤。三是骨关节和肌肉疼痛:骨关节和肌肉疼痛,大关节多见,常呈游走性疼痛。四是乏力:这全部病人所具有,尤以慢性期患者为甚。五是头痛:急性期常见慢性期在乏力同时,也常伴头痛。六是其它症状:心悸、神经痛、食欲不振、腹泄、便秘等。

(三)主要体征急性期患者可出现各种各样的充血性皮疹,多数患者淋巴结、肝、脾和睾丸肿大、卵巢炎,少数患者可出现黄疸;慢性期患者多表现为骨关节系统损害。

四、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布鲁菌的宿主很多,羊、牛、猪是人类布病的主要传染源;鹿、犬和其它家畜次之;四川省以牛种布鲁菌感染为主,牛羊种并存,1987年新发现了犬种布鲁菌。

(二)传播途径接触皮肤粘膜)、消化道口腔或食道粘膜)、呼吸道飞沫及尘埃。传播因子病畜流产物,病畜乳、肉、内脏,皮毛,水、土壤、尘埃等。

(四)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

(五)流行特征。一是流行形式我省疫区是以病牛为主,我县之前发现的与羊相关。二是发病季节全年均有发病羊种人间发病高峰在45牛种菌夏季发病较多。三是发病人群有明显的职业性,凡与病畜、染菌畜产品接触多者发病率高。牧民、兽医、皮毛工人感染率比一般人高,且以青壮年为主,男性高于女性。

五、诊断

血、骨髓、脓液等培养的阳性结果为确诊的依据。

六、治疗

临床表现复杂、难治,治疗时间较长,严重的可死亡。制止急性转慢性,减少复发,消灭后遗症应该早诊断早用药,彻底治疗。

防控措施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及时彻底治疗病人在布病暴发或流行时开展预防接种现疑似疫情,对疑似患病动物应立即隔离扑杀患病动物无害化处理患病动物及其流产胎儿、胎衣、排泄物、乳、乳制品等对患病动物污染的场所、用具、物品严格进行消毒。

、报告

如发现可疑的人畜布病相关症状或体征,应立即向村医、兽医、村委/社区报告,或就医。